自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 http://www.ommoo.com/news/20211008/115954.html

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是指手术组织/部位损伤后,在组织愈合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和结局,粘连所致的疾病包括女性不孕/不育、肠粘连/梗阻、慢性腹痛/盆腔痛等多种并发症,并增加盆腹腔再次手术的操作难度。医院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本共识,通过分析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、粘连形成机制和相关的临床结局,总结盆腹腔粘连风险的评估系统。本共识遵循循证医学理念,对有关治疗或干预方案给出循证评价[1](表1),以期综合评估有关降低妇科手术术后粘连形成的各种方法的有效性,进一步规范我国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预防的临床规范。

1术后粘连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生机制

术后粘连是困扰妇科医生的术后并发症[2],60%~90%的妇科患者盆腹腔手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[3]。苏格兰手术与临床粘连研究学组(SurgicalandClinicalAdhesionsResearch,SCAR)综合分析妇科手术患者的手术记录和术后并发症[4,5],观察到约1/3经历开放性腹部或盆腔手术的患者,术后10天内发生2次或2次以上明确的或可能与粘连相关的并发症。李晓燕等[6]的回顾性临床资料表明,有腹部手术史再次因妇科疾病指征行腹腔镜手术患者,腹壁切口下粘连发生率为40.6%,其中切口下大网膜粘连占59.4%,肠管粘连占40.6%。Ellis等[4]对例开腹手术进行10年的随访研究,有35%的患者在术后10年内因粘连再次入院治疗,其中22%的患者在初次手术后1年内发生粘连,随着手术后随访时间的延长,粘连相关的并发症仍会持续存在。大部分患者主诉为轻度腹部不适症状,部分患者可能会继发肠梗阻、不孕、慢性盆腔痛[7,8],盆腹腔粘连导致再次手术难度增加、手术时间延长、副损伤增加等诸多临床问题,因此,妇科手术医生应在术前尽量评估粘连发生的风险,并在术中采取适当的防粘连措施,以降低粘连并发症的发生。

粘连是组织损伤后修复的结果,与手术所造成的锐性、机械性或热损伤、感染、热辐射、局部缺血、脱水及异物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,在组织创伤基础上继发一系列反应。首先,手术损伤部位的基质肥大细胞,释放大量组胺、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,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,局部组织在缺氧基础上发生氧化应激损伤,局部大量游离的氧、氮自由基进一步诱发局部炎症反应,加重组织损伤。随后,纤维蛋白在局部沉积,内含大量渗出的白细胞、巨噬细胞,此后通过纤维蛋白沉积和间皮细胞增殖完成组织的愈合过程[9]。与皮肤切口愈合不同,腹膜损伤的修复起始于底层间质。因此,无论创面大小,腹膜的愈合速度相对更快,手术创伤后3小时内创伤部位即有纤维蛋白渗出。正常情况下,腹膜纤维蛋白沉积为一过性病理生理过程,72小时内即由纤溶系统清除降解。在局部损伤时,纤维蛋白沉积与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被打破,纤维蛋白沉积占据优势,形成早期粘连。随后,纤维母细胞与血管侵入,局部血管化,形成永久性粘连[10](图1)。总之,术后腹腔粘连起源于腹膜损伤,启动于炎症反应,爆发于局部修复,其病理生理过程迅速、级联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。

图1术后粘连形成机制

点击文末,前往常笑医学

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zkgmf.com/zzyhl/12293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